瓶花斋雨集天台寺僧适以鹿衔草至瓯亭索赋分?

清代全祖望

小草曰吴风,其来自洞天。逐逐千年鹿,见之口流涎。

藉以金庭茅,沃以桐柏泉。一茎足疗饥,十茎足忘寒。

久久遂跨鹿,御风游层元。寺僧日拾之,珍重禅枝前。

时从绮霞中,一接紫柏烟。道力兼佛力,妙合弥神完。

词客一见喜,拟取投觥船。向我徵掌故,欲补桐君萹。

鸦衔足消毒,蛇衔足摧坚。龙衔足导气,功效各有传。

惟群动有鹿,亦最夸长年。其类为群麋,嗜好伯仲间。

解角候虽别,口泽颇同然。我闻其赋材,上禀鹑鸟躔。

阳冰暨阴大,道在互节宣。谓宜参二冬,和齐乃无愆。

或者妄解之,贻误不可言。愿君更致详,折衷访臞仙。

吾衰已冉冉,百忧感缠绵。鹿亭大小韭,力不振积孱。

何当度阆风,长啸弃尘缘。今夕且听雨,蕉窗漏溅溅。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过休宁访邵长孺

明代李英

河上三春别,鄣山千里来。长途初解辔,献岁一衔杯。

我自缁尘客,君称白雪才。莫教分手易,相忆在燕台。

祜公荣归

宋代赵存佐

任重功余屡乞辞,犯颜曾不避天威。
朝回一体奎章下,携得天香满袖归。

晚渡

明代徐问

霜白城下寒,江空夜船渡。萝月转林微,照见行人路。

无题三首 其一

宋代李之仪

邂逅俱青眼,招携愧白头。穿林犹畏日,坐石忽惊秋。

不作崎岖倦,几成汗漫游。临分怀杜老,月涌大江流。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其一

明代郑胤骥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

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

但每当良辰,畏债乃不啻。虽颇亦聊浪,发兴俱成伪。

之子远行役,离愁纷已炽。复当一阳初,相送发长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备。兹者为此诗,姑以舒愁思。

每羡女妙年,今亦三十二。蹇予惭潦倒,视子又加四。

中年易伤离,此不异人意。况仆本恨人,对此更劬勚。

进取何所难,子行当试吏。自顾非伦匹,别离从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复爱气类。京师才贤薮,旧游亦交臂。

知尔不寂寞,徒伤予憔悴。子每从予言,畏途宜远避。

卜筑城市间,扰扰终为累。匪族难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从,交游颇杂厕。面目良可憎,相对都无致。

高言不敢出,鄙辞强拟议。姑云免世患,志意无乃陂。

辟如荆棘丛,转辗因成刺。以此为子忧,其次莫如醉。

当筵辄沉酣,念子能无愧。买山以终隐,此语吾能记。

感子珍重意,临歧聊相质。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江驶。

泛泛水上影,遥遥征人辔。祖席已伤违,荒城愁复洎。

时有南来人,德音须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