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山书舍

明代李昌祺

虎林胜槩闻天下,城外城中总堪画。一峰最近是吴山,传道渠家好台榭。

其间非藏玉与珠,剩有万卷牙签储。短檠静夜乐讽咏,小轩永日忘饥劬。

寸阴那肯轻抛掷,及此少年勤致力。无暇岂窥董子园,不贫宁凿匡衡壁。

逢疑必辨理必穷,务使曲畅仍旁通。知行兼该造成德,到此始克收全功。

古杭人物冠江浙,况乃才华迈同列。五策风檐历历陈,一枝月桂高高折。

守令为坊立宅边,新题钜扁笔如椽。比邻多少连居者,若个生男似尔贤。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宋代李曾伯

枣颊上秋色,朔漠寇南来。斧塘锋猬棼集,腥雾扫难开。细看眼前局面,惊落人间匕箸,砥柱者谁哉。熊虎贾余勇,狐兔等轻埃。
炮雷轰,戈日耀,阵云排。不图风定波息,谈笑静长淮。要诧穿杨妙手,乘早闹蓝抽脚,谁拙又谁才。束起楼兰剑,归钓子陵台。

寿刘焕之总戎

明代释今无

敦友本以仁,道合竟得天。因思十年里,其乐如登仙。

天下有至理,散在日用前。应其当然者,不后亦不先。

秦台善鉴物,无语列媸妍。君子会心际,融洽亦如然。

天多气象正,静至道妙全。颖南产奇士,志气自刚坚。

少小偶失途,髫龀长烽烟。突马解战斗,看剑摇山川。

因探河洛数,便窥孔孟传。怀秘寡徒侣,抗调难和篇。

与余一定交,万古破拘挛。两宗聚讼久,真义竟未宣。

有离亦有合,有全亦有偏。共坐广居堂,挑灯常不眠。

剔微语俱涩,默对如蜕蝉。忽而憬然起,大笑泻飞泉。

语默动静间,殆无有遗璇。既能明曩哲,又复资玩研。

金张何足问,管鲍亦非贤。情好醇已笃,骨肉相牵连。

髣髴同所遇,髣髴情堪怜。只愁非麋鹿,会上别离船。

癸丑秋才深,余果游幽燕。乾坤随震荡,戎马踏春田。

五岭亦多事,分镇日催迁。锁钥寄连阳,所事在两肩。

早曾学军旅,气可吞九埏。如珠只走盘,如珠不在毡。

以其所蕴者,施于牙纛边。予既归五羊,不得相周旋。

时时发清梦,同诵锦云笺。仲冬乃君诞,昂首祝斗躔。

人生建令名,学术不弃捐。可知澄清辔,即是祖生鞭。

愿为台与莱,芘物长芊芊。慰我非一途,无用真枯禅。

题两马图

宋代晁说之

前马去骎骎,年少意有馀。后马追驰骤,喘杀肥髯奴。

天台谣送人还山

元代李孝光

前年过天姥,夜起窥扶桑。碧海三万里。日出吐九芒。

飞光上琼台,琼台与天通。积雪自混沌,却在元气旁。

龙驹啖灵刍,白石皆白羊。神人久不死,奇气陵苍苍。

手把青筠杖,身著云锦裳。倒影照灭没,飘飘渡银潢。

其中学仙子,面白双瞳方。能读八琼书,再迁凋年芳。

暮入雷电室,朝窥朱雀窗。被谪向下土,不使通绿章。

真宰遭其怒,叱咤欲发狂。见我凤凰山,一别忆廿霜。

瞳子照人碧,十日飞电光。自言得赐还,复侍紫极宫。

去君五百岁,共会安期生。别后倘相忆,山头吹玉笙。

题刘端礼步芳桥

宋代王庭圭

桥上画栏低压水,青龙影落芙蕖底。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

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

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