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 其一
清代:钱澄之
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所有诗文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唐代:刘长卿
澹山
宋代:邹浩
目击何人妙得知,谩携斧子住岩隈。衔花无复鸟兴供,运木有时神倒栽。
丈室每思云外去,沱山长记雨中来。凭师更展慈悲力,早使回头一笑开。
晚行
明代:陶安
斜阳未暮息风波,雨后山娇刷翠蛾。江夏相看无两舍,少行数里胜蹉跎。
用前韵赠欧阳公制
宋代:王庭圭
垂髫与君与折节,初学吟诗开又切。君仍抵掌能剧谈,至今涛澜翻颊舌。
人生读书须五车,要当赤手捕长蛇。不然是事且略置,时过松窗煮雪芽。
百日红
明代:杨慎
李径桃蹊与杏丛,春来二十四番风。朝开暮落浑堪惜,何似雕阑百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