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赏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后仙游观观内观外的景色。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并描写了天气情况。颔联写观外秋夜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形象地展现了仙游观宁静娴雅的景色。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

  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韩翃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暮春杂兴 其四

宋代葛起耕

兰杜初芳湘水春,鹧鸪啼处草如茵。双鱼不寄衡皋信,空有灯花入梦频。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九 儒仲妻

宋代刘克庄

彼雏饰容服,吾稚业耕锄。不以贫惭富,贤哉妇儆夫。

李邕光八郎帖赞

宋代岳珂

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
已鸣诸签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
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
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寄闵寿卿山人

明代徐熥

去岁逢君浮玉山,江风飒飒吹离颜。今岁重过扬子渡,烟波咫尺难相遇。

铁瓮城头一唤君,江声汹涌那能闻。寸心强对南徐月,双眼徒瞻北固云。

此生应叹交欢浅,日日思君长展转。几回飞梦到君傍,江水茫茫空断肠。

喜雪 其一

宋代吴芾

糁遍山巅与水涯,天公着意做年华。要令腊里呈三白,时向空中散六花。

勒住玉梅还可恨,妆成琼树却堪誇。须知造物忧民切,预把丰穰报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