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补之梅

元代刘诜

补之之梅不易作,况乃藏自澹翁阁。澹翁千载忠,补之一世雄。

元气擘裂乾坤冬,开卷洒然见二公。孤山之月罗浮风,淡云万古吹不融。

黑埃黯惨翠羽失,小窗滉瀁重湖东。尘心萧萧淡若水,卧看青天露如洗。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密云行宫即景

清代弘历

皆树已成林,行宫秋未深。景光还似昔,岁月忽为今。

新魄飞河畔,幽芳笑砌阴。城钟初定夜,悠尔空尘心。

明代李时勉

孟夏久不雨,赤日赫高丘。沟浍无蓄水,江浦无深流。

山田禾未插,农老剧增愁。扫地设雩祭,望云坐田头。

霖雨不可得,密云终日浮。顾此重悽伤,俛仰亦何求。

天瓢有馀滴,孰济苍生忧。

题画二首 其二

元代陈高

愁来生白发,问尔复何愁?应被春光恼,多情雪满头。

游会稽东山

宋代朱熹

江路经由数十回,无因到此为潮催。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秋夜村居

明代黎崇勚

静坐更初起,平铺露满林。孤灯儿女梦,双杵短长心。

犬吠人俱寂,鸡鸣夜正深。庭前霜月白,凄断砌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