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边松
明代:王恭
驿畔长松几百秋,行人到此也生愁。最怜每被官军斫,满地寒胶作泪流。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赠姜卜隐
宋代:黎廷瑞
观婺剧杂咏十三章 其一 调笑令
当代:卢鸿基
承受。千夫诟。赫赫英风吹翠袖。狄郎薄倖功成后。
忍教双阳空瘦。昆仑山月圆依旧。永绝虎争龙斗。
罗仙观
宋代:葛敏修
罗仙一去二百载,马迹飞桥今尚存。鹤驭不为缑氏岭,桃花空出武陵源。
千年光景驰驹隙,三级波涛透禹门。欲见此翁论此事,夜深无梦入庄魂。
风中柳令/谢池春
宋代:佚名
闺情
唐代:高适
自处长信宫,每向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