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其二 洞庭秋月

明代文徵明

月出天在水,平湖净于席。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恭王府有感二首 其二

当代傅义

一代雄才百劫身,扶颠曾是仗斯人。名园巨宅安居否?花落鹃啼总惜春。

尧夫何所有

宋代邵雍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
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
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王伯厚和予墙字韵因用其韵记五月八日同饮池

宋代晁公溯

罗人工词赋,作者司马扬。
其声中律吕,今有房中章。
顾尝评笔力,盖可补诗亡。
追思每叹息,浩歌徒慨慷。
虽无铜水池,想见金芝芳。
属此乐大予,遍之署清商。
是邦故俎豆,夫岂数乐浪。
能唱襄阳曲,不减大堤倡。
助我饮在泮,惭君并游梁。
临波揽芙蓉,翠叶以为觞。
酌酒满贮之,如挹白露光。
放杯且勿遽,更当谋乐方。
左右嗟未省,旁观犹堵墙。

耕耤 其二

清代杨二酉

布谷声齐遍海东,夜来时雨兆年丰。遥知捧日云多处,天子躬耕千亩中。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江淹

宋代林同

卖薪图养母,何许得貂蝉。
知在采薪处,庸非吉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