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庐山真上人

唐代李端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青草湖中看五老,
白云山上宿双林。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从军篇

明代王世贞

君不见匈奴游猎犯边疆,复从朝那入渔阳。孤军惨淡秋看月,万马奔腾夜踏霜。

促诏元戎屯细柳,还闻烽火接长杨。金符电发徵车骑,玉剑星移下窒皇。

博士持和令守障,牧儿助费拜为郎。横行尽选六郡士,转饷俱赍百日粮。

六郡良家侠少年,从来结客不论钱。生将猿臂能穿叶,铸得龙泉独吐莲。

去逐轻车驰騕袅,还要剧孟睹婵娟。双层铁锁桃花甲,三尺绒缘玛瑙鞭。

自道青云能立上,复誇黄石有真传。机头少妇悲相向,亲党临岐重惆怅。

太白三杯醉不辞,凉州一曲歌偏壮。海内常埋甲胄尘,人间自少公侯相。

新投主帅霍嫖姚,长揖辕门意气饶。别将晨驱玄菟塞,奇兵多断白狼桥。

行逢使者曾书雁,捕着番儿惯射雕。疏勒西来通帝朔,居延北望绝天骄。

酡酥酒进阏氏捧,夷乐传教敕勒调。燕然刻石名居首,汉殿颁恩世稀有。

已赐甲第高入云,更悬金印大如斗。功成莫傲机头妇,灯寒月沉君知否。

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

唐代刘威

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都由苦思无休日,
已证前贤不到心。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
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

同杨亦琳胡伯连舟中限韵

明代李之世

笑对蜗角逐名场,一叶寒江去共忙。忧国尚衔腔里血,劳生难扫鬓边霜。

閒商饮户杯深浅,卧听更筹话短长。酒祟诗魔降未得,羡君神力似金刚。

重午

宋代陆游

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冰。
世间各自有时节,萧艾著冠称道陵。

江阴阎公祠

清代冯桂芬

暨城斗大江之隅,县慰一官尤区区。天柱倾颓地维裂,孤垣七尺屹不折。

王师百万渡江来,降幡遍竖城门开。江南一路传檄定,当车螳臂何愚哉。

大令弃城走,主簿迎马首。吾所守者国与君,无国无君谁与守。

我公一怒须戟张,奋身许国辞慨慷。一成一旅尚尤复,矧兹百雉雄金汤。

谁知天心在鼎革,早识全军气如墨。城中雀鼠供饔飧,麾下南雷共心力。

月轮惨惨挂围城,剑戟薄霜寒逾明。乌鹊不鸣鼓角寂,一营唱彻《转五更》。

曲声凄苦笛迸裂,此夕三军泪如血。西风萧萧江水寒,饮入我军亦惨绝。

一朝城陷公坦夷,噬指自书绝命词。一丈之帛三十字,血光宝气何淋漓。

太祖养士长已矣,犹有江干一典史。人物独殿十七朝,江山手挽三百里。

此材乃屈簿尉资,有明之亡亦已迟。中原六军一朝溃,谁与主者曰督师。

新安长平事非偶,自甘骈死古罕有。六七万人无一降,万骨茔高积如阜。

灵祠恰傍东平王,人称公是张睢阳。我谓公节更青进,夷齐庶几同辉光。

圣朝宽大迈前古,优诏褒嘉锡祠宇。成周穆考亦神圣,不封首阳一抔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