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杭州蒋自容江湖游卷 其三
明代:祝允明
两人携手五羊城,浙水东西是弟兄。但使有诗仍有酒,不妨长听鹧鸪声。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九日点易台登高用小杜齐山韵
明代:邵宝
风急山深叶乍飞,行云皛皛日光微。台高正合逢秋上,道近还判向晚归。
北极星辰真旷瞩,南湖山水各清晖。寻常笑口何须羡,千仞冈头更振衣。
咏古 其十五
明代:屈大均
处士一弦琴,清含山水音。谁从鸾凤啸,识得古人心。
后骑吹曲词九首 其六 不周
元代:耶律铸
熊罴此去从天定,枭獍当来自不周。清一八纮天意在,已教克复了神州。
既渡滹沱劳徒御作
明代:区大相
炎月征途苦,兼之岁复侵。汉皇思麦饭,魏帝指梅林。
饥渴那能免,风沙转不禁。息徒劳行役,因作旅人吟。
中秋夜诸生持酒至二首 其二
明代:薛瑄
五见中秋节,湘南想北州。忽看今夜月,忘却昔年愁。
汾水通河汉,龙门近斗牛。霜钟传永夕,高咏未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