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报国院海会喜侯二
明代:祝允明
隔水应霜钟,寻声入宝宫。刹那依燄慧,六万绕神通。
欢喜来侯白,清真遇葛洪。独惭文字累,未得此缘空。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连理一枝花 送黄大宗归淮阴
清代:丁澎
枫冷西陵棹。帆落烟波小。楚天西望,淮阴旧里,当年垂钓。
怅归去王孙,已历遍、天涯芳草。霜雁迎寒早。画阁眉重扫。
词客飘零,怀中剩有,哀蝉幽掺。好续冰弦,休辜负、凤帏人老。
用元韵答銛老
宋代:王炎
喜晴 其二
宋代:虞俦
洞中龙亦詟先声,韬敛云阴放日明。久雨也知田父苦,十分端为使君晴。
但令渤海捐刀剑,不用天河洗甲兵。昨夜铃斋诗欲就,鬼神闻已泣蒲城。
同辰玉过澹圃
明代:陈继儒
早春送李松江董漕事竣还郡
明代:区大相
春水送还??,悠悠客思遥。转漕舒国计,佐牧听民谣。
云树离筵早,风花别望饶。万方登玉帛,南土困征徭。
王事劳于役,朋情恋久要。汉廷郎选重,看子励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