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左右道旁茅舍竹门中有老人八十一岁宣和

宋代郑刚中

茅舍柴门书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至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我惭瘦马冲烟雨,不得从容慕老成。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古兴十六首 其十一

宋代沈辽

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开轩望明月,西岭莽涔涔。

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缅怀故丘鹤,清唳有馀音。

遥与白云期,岂惮冰雪侵。人情与物象,邂逅惬幽心。

夜漏渐已长,清风入松林。逍遥掩蓬户,微凉生衣襟。

送渑池崔主簿

唐代韦应物

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当时匹马客,今日县人迎。
暮雨投关郡,春风别帝城。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

海边谣

明代王佐(汝学)

海岸谁家女,修发方覆眉。破舟得不死,傍岸呱呱啼。

问之本贫家,早孤兄嫂依。长兄苦衣食,前月去贩黎。

次兄欠官钱,卒岁苦监羁。儿独与嫂居,身无完裙衣。

朝暮取薪水,儿出嫂蒸藜。东邻有恶少,略人男女儿。

虽为新旧妇,亦被略术迷。一为略术迷,随之东以西。

迢迢海北路,几人乡井悲。几家母哭子,孤老无依栖。

几家夫寻妻,身只而流离。官方有公事,诉云姑去而。

衔血苦吁天,天远那得知。此苦长已矣,终天但含凄。

儿昨出不虞,略至此海隅。先在十数人,亦皆儿所如。

同置密室中,事若有所须。半夜须者来,门外声相呼。

上船趁早潮,莫待沙乾枯。男女连绳出,贯人如贯鱼。

一有喧哗声,落头威其馀。连落一二头,谁不惜身躯。

人人皆吞声,掩蓬泪如珠。摇摇出中流,天地亦伤感。

海洋忽变色,乾坤皆黯惨。舟人葬鱼腹,儿身偶得坎。

艰危虽万状,比死苦稍减。太平群女郎,婚嫁不离乡。

出嫁事舅姑,归宁拜爷娘。骨肉老相保,其乐且无央。

儿曹独遭此,天道何茫茫。亦闻此恶少,前月事仓茫。

家聚八九僮,倏忽酢九缸。渊默而雷声,鬼谴送南阳。

南阳父母慈,置之仁寿场。双翼插虎胁,放飞食牛羊。

世事千万端,言之可心伤。施恩岂无所,恩虎大不可。

道路今以目,丈人休问我。行人闻此言,洒泪湿道左。

登盘陀石

宋代释绍嵩

盘陀石上少从容,秋色偏宜晚望中。
欲赋胜游无杰句,独搔蓬鬓立西风。

客中月

唐代于武陵

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

独临彭蠡水,远忆洛阳桥。更有乘舟客,悽然亦驻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