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文潜舍人出试院约毅父考功寻春

宋代晁补之

上界官府多文书,我臞犹比山泽儒。
闲忙态异亡羊等,一月不见霜侵须。
虽无京兆白花沥,还有太官青玉壶。
武安曾孙我外弟,闻君得人助君喜。
可能饼果餍儿童,不有杯盘到邻里。
去年南归饮王家,把盏犹见黄梅花。
城南寻春成岁事,忍不省顾随泥沙。
世事何须还刺口,轻薄论交翻覆手。
自怜只似永州甿,归喜蛇存视吾缶。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赠长白黄都阃

明代韩上桂

天生黄公为国辅,赋性能文复能武。文如旭日照祥鸾,武似平林震虓虎。

常笑陆随不识兵,却愁绛灌空椎鲁。读书自昔探鸿濛,映雪曾闻事苦攻。

三坟往籍窥都遍,黄石遗经看并通。雄姿逸态谁能尚,虎头竟是封侯相。

剑气常腾万丈遥,笔锋复扫千人壮。忆昨金台引校时,如云骏足竞驱驰。

天子亲临麟德殿,群公共阅羽林旗。射奏穿杨推独步,策誇夺锦著多奇。

御笔特题天下士,宫花首折上林枝。即今都阃当全粤,任重干城专斧钺。

杀气遥令草木寒,雄风顿扫烟氛歇。有时高咏吐清词,更向南楼啸明月。

错落梅花笛里吹,飘摇杨柳歌中发。嗟予少小习雕虫,磨崖窃许步独工。

见公著述辄辟易,何况韬猷变不穷。羊祜轻裘差可拟,方叔葱珩今再起。

军旅仍瞻俎豆容,剑戟更睹璠玙美。问公毓秀从何来,昔居赤城今燕市。

送丁驿宰之直河

明代罗玘

四水趋淮水,南舟间北舟。流行无昼夜,来往自春秋。

能似阮青眼,方为王黑头。万金买奇术,一味向人柔。

西山杂诗七首 其六

明代李东阳

数顷湖田一半荒,野人门巷日苍凉。鸠啼远树云初合,龙卧深潭雨自藏。

几处犁锄当暮急,谁家粳稻及秋尝。蒲团竹几随缘坐,独爱山僧午梦长。

邵复孺映雪斋

元代黄玠

邵子书有癖,一寒四窗静。举手倒执经,夜映雪色冷。

侧睨生墨光,天地无遗景。希功厚积馀,思与古人并。

刘子舆清啸轩

元代黄玠

大哉扶舆,动应有机,律吕风云。黄钟之宫,发乎自然,为声气君。

其在我人,呵嘘吸呼,节族以分。啸乎啸乎,何浊何清,惟心所存。

力出尔手,以挤则危,以掖则安。气出尔口,以吹则寒,以喣则温。

民各有趋,狂者如籍,壮者如琨。嗟我怀人,愤懑既舒,亦已忘言。

冥玄洞虚,不可以名,以名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