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水回舟漏几溺

明代戴良

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
一朝得良俦,投袂为之起。
龙山屐既蹑,蓝水舟亦舣。
复访清泉境,三宿石林趾。
叶氏好弟兄,坚留酣酒醴。
屡辞不听去,维絷久乃弛。
遂乘一败艇,夜溯潮江水。
中流遭垫溺,指顾有生死。
既类投湘屈,复近捉月李。
云庄得神助,跃出洪波里。
长呼施援手,臂与老猿似。
唐生脱靴袜,投弃如敝屣。
乱江上崩岸,赤脚不顾礼。
空津稍骈集,隙地仅盈咫。
前江后畎浍,拟步辄倾圮。
既为屈蠖蹲,复作拳鹭峙。
顷之云益黑,四顾无托止。
复赖云庄仙,指挥命舟子。
竟将补天术,塞却漏船底。
仍逆冲波急,直榜慈溪涘。
已瞻旧馆近,舍舟同步履。
叩门诉馆人,慰藉杂悲喜。
咄兹六尺躯,忽忽当暮齿。
危途冒险艰,到今知有几。
君子处斯世,真与此舟比。
倾覆乃其宜,得济诚幸尔。
因歌戒溺篇,持用谢知己。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驻跸兴安八首 其一

清代玄烨

祖德隆三后,天心廓九围。讴歌通毳幕,风雨想戎衣。

一自车书合,长看职贡归。黄图无内外,时迈有光辉。

过邹左俞园林

明代陈恭尹

了无纷杂绝纤埃,有此园林倚粤台。高柳夹门行径永,小桥横水画堂开。

坐疑古洞迷秦晋,日见渔舟自去来。况是主人髯未白,官闲时得扫苍苔。

送翰林范侍郎

宋代吕陶

进退为大节,君子贵其全。献替实大事,良臣所宜先。

二者苟一失,胡得称至贤。况乃势利诱,中性殊易迁。

趋时或勇锐,顾义少悫坚。昆山有良玉,烈燄不敢燔。

太华有苍松,严霜岂能干。公以学行起,华涂三十年。

器业饱夔卨,文章富云渊。徐行自廊庙,群望惟陶甄。

适会薰风琴,为民更五弦。洁情思恤物,有道当危言。

一旦谢簪绂,易若忘蹄筌。冥鸿飏云霄,老鹤得芝田。

天真适旷荡,世网脱拘牵。安居返故里,盛事光尘寰。

父老相叹诧,谓公乃神仙。士林素矜式,仰公如绮园。

试阅前代史,昔人难比肩。尝闻乔与固,精诚动皇乾。

愿仗至忠力,区区塞奔川。不幸遭戮辱,何由老林泉。

徒使国士泪,至今为之潸。又闻广与受,知止皆求还。

都门祖帐盛,乡里千金捐。青以大论议,寂寞空简编。

犹有绘画手,屡将丹青传。四士所出处,得之皆一偏。

惟公逢圣明,雍容卷舒间。任职思补报,乞身享安閒。

素履莹如玉,贵名重于山。知公享寿考,岁月方遐延。

壮容换老骨,绿发藏华颠。谅公保福祚,子孙庆绵绵。

高门纳驷马,旧物还青毡。令德终报验,化工可推研。

小智泥畛域,通怀究渊源。方尔泥物我,其谁计寒暄。

超遥诚自得,局缩亦徒然。再拜远门下,长吟歌此篇。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明代黄省曾

婵娟王母,谢此下土。因息昆墟,口饮甘露。

云我三岛,二龙乘去。长啸碧虚,肃肃闲住。

紫芝初芳,瑶草又歇。生者可哀,日景易没。

徒见桃李,若木隔绝。古圣贤儒,人久澌灭。

扙锌挥旌,金销刃??。晞视百年,目光终竭。以种以植,禾为蝗齧。

吴门行

宋代刘翰

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
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
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
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