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同声歌
明代:王廷相
花艳芳春林,淑气流中堂。翩翩引上宾,兰芷献椒浆。
赵女挥五弦,托意陌上桑。非君一回首,谁识慢声长。
南昌即事
清代:王材任
章江依旧抱城流,枫叶芦花瑟瑟秋。南浦闲云迎故客,西山暮雨送孤舟。
一千里外新蓬鬓,四十年前旧酒楼。莫上滕王高阁望,不堪楚尾与吴头。
昭江春望代景子 其二
明代:屈大均
春山雨过翠微新,千嶂青青欲染人。芳草渐侵樵路暗,落花初点野田匀。
将归海峤嗟无计,已谢疆场幸有身。白发孀慈知健否,三年望断绣衣臣。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六
清代:戴亨
天高地迥感深秋,无定萍踪相对愁。梦逐樵蓑穿石磴,魂迷渔笠上兰舟。
穷途有哭如狂阮,随处堪埋类醉刘。敢以巴言赓睿藻,自伤身世等浮沤。
赋得九华松管笔
宋代:孔武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