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沧洲出邑偶赋

明代王恭

白发卧沧洲,翻然忆旧游。醉寻陶令酒,吟倚谢公楼。

砧杵千门夕,梨棠一县秋。去逢高慢士,应是久淹留。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外见赠原韵 其四

清代方荫华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四月二日同诸弟过夏华父水亭小饮

明代李流芳

四月二日天清和,夏家亭子熏风多。扁舟出郭兴无限,三杯草酌颜先酡。

向夜蛙声闹深竹,中池星影牵微波。歌残酒尽人不醉,篷底独眠愁奈何。

任秋浦解河清令归养诗以赠之 其二

明代屈大均

解官归未得,卖画向清河。父老留兰蕙,儿童乞芰荷。

白华身未老,黄菊节初过。咫尺圭峰曲,相期共啸歌。

伍家集早发

明代孙传庭

荒村夜不寐,明发揽征衣。残月沉高树,疏星照短帷。

鸡声催晓乱,暝色入晨微。渐觉春寒薄,东林日欲晖。

塞上吟

清代庞垲

十石角弓铁两裆,边烽未靖守河湟。男儿须向沙场死,不上山头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