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皇听贵妃弄笛图
明代:王绂
笛弄霓裳月正秋,三郎侧耳复凝眸。当年听谏如听曲,车驾应无幸蜀忧。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次韵和司空相公闰秋重九中书对菊
宋代:晏殊
旧雨来 自度曲 客金陵雨中作
清代:宋琬
曾记当年雨后,门前冠盖客,一何多。银烛西窗萤火乱,听枯荷。
直到睛时方去,湿鸣珂。今日雨声犹昨。萧条三径里,有谁过。
料得故人无疾病,却因何。只把天公埋怨,太滂沱。
墨竹颂四首 其一 弄晴
金朝:王寂
横枝出丛林,独得回光照。慎勿作长竿,寒鱼不受钓。
守岁
明代:黄圣年
于世原无术,生涯只自惊。百年三纪去,两岁一宵争。
京洛尘堪倦,蓬蒿径未成。却怜罗绮会,不待晓钟鸣。
梅花集句 其十六
宋代:李龏
茅屋萧然野水东,扫窗映竹见玲珑。城中桃李休相笑,岂待世间桃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