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捣衣篇

唐代李白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妇女 思念 怀人 愁苦
赏析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日暮(日将歇)以后,明月高照,兰堂之中,帘箔帷幄上触眼是象征恩爱的“同心结”、“连枝锦”;这些予人以温馨感的饰物在度日为年的漫漫长夜的刻漏声中,对“灯烛荧荧照孤寝”的人构成了喜与悲的极大反差。这一切都是由于迢遥的空间的睽隔,从距离又转念,纵使有使节往来,顶多也能为心上人剪制一个相思枕以寄怀想而已。接着“摘尽庭兰”,又重申远别忧伤之意,《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一首,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心终老”的咏叹,藉着记忆,人们立即能体会到思妇的幽怨之情,只有以泪洗面,任红巾染满氤氲的泪渍了。结以“愿作阳台一段云”,如神女行云似地以梦相随,更把思恋之情推到了极致。全篇有人有景又有心情刻画,倍极缠绵悱恻。

  明人胡应麟认为此诗有初唐格调,大概是因为初唐诗人写闺怨的诗极多,如王勃亦有《捣衣》,沈佺期有《独不见》、《杂诗三首》其三(“闻道黄龙戍”)等,但初唐诗人的闺怨诗虽沿袭了梁、陈诗风的绮丽,却少反复叮咛的绵密情致。情致不至,作家本人投入的就不多,所沿袭的绮丽的诗风就更加突出。李白这篇虽也绮丽有余,却刻写真切,层层深入,情景交错,经得起唱叹,因此在绮丽中别有丰满和蕴蓄;而且抒情中以刻画人物的叙事为首架,上追汉魏人的乐府风骨。其实和初唐人的闺怨诗是大有区别的。结句的怨而不怒,更具有传统诗评的所谓“风人之旨”,与沈佺期《独不见》之类的徒诉哀怨有很大不同。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游石笋

宋代张侃

偶成石笋游,山色浸云表。两轮天地阔,一览江湖小。

渴饮金沙泉,饥餐翠松苗。邺公何许人,遥想好风标。

题清明上河图

明代李东阳

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

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

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蓬俱有神。

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翰林画史张择端,研朱吮墨镂心肝。细穷毫发夥千万,直与造化争雕镌。

图成进入缉熙殿,御笔题签标卷面。天津一夜杜鹃啼,倏忽春光几回变。

朔风捲地天雨沙,此图此景复谁家。家藏私印屡易主,嬴得风流后代誇。

姓名不入宣和谱,翰墨流传藉吾祖。独从忧乐感兴衰,空吊环州一抔土。

丰亨豫大纷彼徒,当时谁进流民图。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

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

宋代苏轼

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
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
吾国旧供云泽米,(定武斋酒用苏州米。
)君家新致雪坑茶。
(近得曾坑茶。
)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

席上赠马杨陈□□□

金朝王寂

君辞绛帐尸糟曲,公草玄经守薜萝。一坐尽惊真俊尔,半生不语奈痴何。

清谈缓举玉如意,痛饮屡翻金叵罗。眼界幸无俗物恼,释然一笑散千疴。

万玉山房为司武选赋

明代欧大任

十里筼筜谷,幽居称考槃。郢都连负郭,沱水引飞湍。

绿雪双溪净,苍云一径寒。餐曾分沆瀣,句已满琅玕。

隐迹罗含远,禅心大士安。雅歌裁凤管,学钓选鱼竿。

强起瑶为节,长怀箨可冠。东山回首处,词客在金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