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省亲
明代:王恭
独鸐下三天,吹笙度紫烟。道心飞鸟外,亲舍白云边。
丹脉调香饭,霞衣拂寿筵。更教人代里,何处觅神仙。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入罐石口四首 其二
明代:边贡
穿林复渡河,佳兴未能尽。每当路穷处,更著祠官引。
山女何处来,石上洗秋菌。
无题六首 其二
清代:林朝崧
劳燕分飞十八春,相逢疑假又疑真。灯前带雨梨花弱,扇底含烟柳叶颦。
不嫁东家应有命,再来南陌岂无因。深红落尽馀青子,小杜诗成倍怆神。
病属徐公子携具过访
明代:皇甫汸
端居抱忧疾,自愧损春心。绝客来相问,劳君独见寻。
酒肴逢好事,山水待知音。为驻王孙驾,门前芳草深。
悼农
明代:胡居仁
四民共处九围间,农父何曾一日閒。想彼锦衣并玉食,岂知稼穑甚艰难。
感寓 其五十二
明代:童轩
斥鴳飞蓬蒿,昼夜声唧唧。大鹏运天末,鼓簸垂云翼。
小大固不同,赋性各有适。夫何含齿徒,终岁不遑恤。
田毛责地征,庸调苦徭役。安得萧与曹,民心庶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