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二

唐代法照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法照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即事 其一

清代六十七

小春天气薄寒轻,屋角犹闻蝘蜓鸣。纪载空传冬入蛰,眼看壁上竟横行。

和君时寄叔韵

宋代彭汝砺

屈首随温暖,低头避谴呵。灵根无挺拔,古鉴少揩磨。

故里三千远,浮生四十过。汉江鱼不少,书寄莫嫌多。

雪后看山

明代胡奎

昨日白如玉,今朝青似螺。我留青白眼,看得此山多。

寿周巽发

明代徐庸

濂溪本一水,分派来吴门。汪洋千载间,鼻祖又耳孙。

多君振先烈,诗书久燖温。上□孔孟心,下究性理根。

文章一挥洒,日露先吐吞。清风忽播扬,声名满乾坤。

兹登古稀年,体健目不昏。仲春遇华诞,设燕开酒樽。

淑景致和气,馨香送兰荪。宾朋共称贺,词正道谊存。

人生岂偶然,总沐上帝恩。期颐享遐算,仁寿见鲁论。

送黎乐安归越南八首 其五

清代缪公恩

琐尾流离痛从亡,沈沙折戟战场荒。英山岚翠琤江水,回首当年总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