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作茅笔书
明代:陈献章
神往气自随,氛氲觉初沐。圣贤一切无,此理何由瞩。
调性古所闻,熙熙兼穆穆。耻独不耻独,茅锋万茎秃。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所有诗文
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其二
宋代:杨万里
秋夜真成昼,西山却在东。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
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除夕呈仲至
宋代:韩淲
小至才看语夜深,岁除寒雪复关心。交游每叹难同话,亲旧相逢且自寻。
爆竹尽教邻巷响,屠酥先付小儿斟。崇朝又是春风起,急景何由不缓吟。
自新桥至安德驿道中杂诗四章 其四
清代:姚燮
朅来千里走艨艟,赵北河山隔望中。密柳深烟四女寺,高梧残照二郎宫。
银鱼簇簇升槃白,火杮离离压担红。那得醇醪倾十斛,手携长笛唱西风。
惆怅诗 其一
宋代:李龏
觉来灯背锦屏空,自爱残妆晓镜中。寂寞闲庭春欲晚,垂杨无力受东风。
清隐楼
清隐仙书小篆文,挂檐数片是秋云。平郊远见行人小,石路泉流两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