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妆 其二
清代:孙原湘
洗却浓姿总出尘,十眉图样自翻新。从来窈窕倾城色,定属聪明绝世人。
三起三眠知柳重,一颦一笑比花真。为卿别制閒情赋,要与陈思赌感甄。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 所有诗文
壬午秋事六章 其四 律循
当代:添雪斋
惯借丰碑识古秦,孰为幻灭孰为真?秋中老柳动寒起,眼底孤星为子沦。
不过有时缄自口,但留一介寄生人。未来纷浊与遑遽,欲喜欲哀之律循。
九月十八日与杭客游千佛山余不至是山者十四年矣
清代:王苹
孤嶂孤花漫寂寥,山灵应笑鬓萧萧。僧残老树余双寺,佛冷空泉自六朝。
杖倚秋烟刚半起,袖携海气未全销。苍然华鹊斜阳外,可似西冷第几桥。
满宫花·雪霏霏
五代:魏承班
这首词写少妇的哀怨。
上片首二句对举成文,境界凄冷,是女主人公周遭的环境,与后面所表现的她内心的凄寂和谐地统一起来。“玉郎”三句,为女主人公的想象之辞,用“玉郎”在外纵情,反衬自己的孤独。
下片二句是上片感情的直接抒发,“春朝秋夜”,喻时日之长。哀怨之深。“少年”二句,痴情反问,曲尽怨恨,而怨愈重,情弥深。
赋友授徒
宋代:赵友直
送闵仪制旦考满入京
明代:湛若水
昔在春官年,礼义尚相先。堂属如一体,斯道共钻研。
闵子于此时,执侍以周旋。自谗之昌矣,志士若委靡。
日月递昃盈,天地互泰否。闵子于此时,自反能不惴。
手持天官最,送子朝天去。感慨难重言,言亦不尽意。
意马防风奔,子其慎御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