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一
清代:顾炎武
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所有诗文
遥夜吟
明代:朱诚泳
秋夜一何遥,灯烬炉烟灭。低下水精帘,含情对明月。
柳梢青(两邑大夫鞭春之集,城南主人张澧州有词,次其韵)
宋代:郭应祥
谒金门
宋代:李莱老
病中遣兴作六言诗
清代:徐大镛
水田十亩五亩,竹溪三湾两湾。猿鹤不能久待,问君何日买山。
九月一日登泰山
明代:陈圭
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
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