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赏析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该怎么办。他觉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唐代白居易

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
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薛刘相次埋新垄,
沈谢双飞出故乡。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依韵和蔡枢密岷洮恢复部迎降

宋代王珪

河湟形胜厌西陲,忽觉连营列汉旗。
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旆印累累。
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
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黄花 其二

明代屈大均

贫家但有菊花妍,儿女金钱与玉钱。插满髻鬟兼作食,香含朵朵露华鲜。

泛舟经岳阳长沙 其一

清代陶澄

春江北流日西匿,系景割波留不得。道傍赤岸今为墟,霸业何人更相忆。

昨宵急雨来自东,巴陵远树烟空濛。湘娥染黛几千岁,朝暮只临明镜中。

柳生井边没芳草,依然昔日相逢道。音沈响逝天茫茫,愁见白波吹浩溔。

船旗不定南风旋,寂寞一声闻杜鹃。

黄金行

金朝元好问

王郎少年诗境新,气象惨澹含古春。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

天公著诗贫子身,子曾不知乃自神。人閒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衡霍重。

儿贫女富母两心,何论同袍不同梦。入门唤妇不下机,泪子垢面儿啼饥。

君诗只有贫女谣,何曾梦见金缕衣。外家翁媪日有语,嫁女书生徒尔为。

昆阳城下三更酒,醉胆轮囷插星斗。一夕诗肠老蛟吼,十尺长人堕车走。

斫头不屈三万言,欲向何门复低首。何人寿我黄金千,使君破镜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