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怀杜工部

当代崔荣江

莫道浣花溪畔看浣花。已无僧侣濯袈裟。莫道薛笺猩猩色,浣花溪纸洇成嗟。

殢情非是风月者,古思犹在衡茅舍。秋风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

此哭应为天下哭,于今使我怀永夜。遥忆君身寄长安,壮怀偏生与草菅。

久潜悲辛犹潦倒,报国无门枉十年。长安胡祸狼烟起,一家萍梗向南徙。

身家不独有悲辛,千门离乱百家死。一问世何多酷吏,再问民何多血泪。

文中殊少昔浪漫,风花翻转不平字。颠沛生涯已断魂,穷极何堪入官门。

栗亭白眼犹堪避,蜀道艰难不可奔。奈循白水三千里,沧浪欲灭一舟痕。

百转千回几生死,萍踪暂到蜀山止。许有成篱围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

白鹭洲头开望眼,潺潺流过梅花味。蜀国少与客安宁,草堂遂歇风尘履。

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尝一改苦劳心。风破茅屋思广厦,为天下作秋风吟。

更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泪也沾襟。位卑也肯长忧国,徘徊人在五更深。

可怜天府也狼烟,不许清平慰客眠。老来又品流离苦,将身抛却水云烟。

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门远放载愁船。湘水独孤凄凉去,无人为洒招魂钱。

万古文章虽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怜。无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觉不新鲜。

为民哭者无好死,朱门依旧起歌弦。我亦草堂为君哭,斯有文章谁深读。

浣花溪畔尽游人,无非风雅赏花族。君不见人间委曲自求全,谁似门前青青竹。

呜呼,君去矣,诗一纸。

猜您喜欢

杂词 其三

明代王邦畿

万里晴空月满天,高楼何处见秋烟。琉璃光透黄金世,罗绮轻飘白玉仙。

凤曲昔时曾有约,雁书今夜若为传。天台有路垂垂近,共道红桃绿柳边。

资湘(即潇湘)

清代魏源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艤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夜落金钱花

明代陈恭尹

孔方随处可称神,万点轻圆艳且匀。天地为炉闻自古,春王行令铸来新。

时依落月堆闲砌,每借狂风送近邻。却为上林输不入,眼前都作四知人。

送汪子建之宣城

明代张元凯

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署夜斋居询朱计部子得沈仪部伯英

明代欧大任

闰月值暑霄,掖垣隔斋室。文箪倦忽展,道书閒自帙。

客从何来亦遽集,经旬渴似文园日。羁宦宁殊内史留,端居颇养徵君疾。

久淹康乐临海峤,谁为弘明供芝术。惭谢西曹小吏才,学持东省郎官笔。

郎有平陵朱阿游,吴中诸沈得隐侯。以吾一日虽差长,称诗二子皆名流。

此处凤城接银汉,此时虬水下铜沟。岂及潘郎吟骑省,但随许掾坐斋头。

歌拍拍,情脉脉。芙蕖白,琅玕碧。何许能持慰今夕,可怜江汉思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