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 其二

明代王恭

石田佳处阜阳亭,几度清游到玉瓶。金井夜凉初叶下,石门云尽数峰青。

林间扫榻同僧定,洞里鸣琴共鹤听。正好欢携仍又别,不堪愁思晚冥冥。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孙正甫二首 其一

宋代韦骧

马头今日向西行,不比来时道路生。与子联镳下长阪,无人回首望高城。

疏林积叶牛閒卧,衰草牵风兔自惊。诗思过于归思好,征鸿斜衬落霞明。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

宋代陈与义

书如嘉殽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釐。

子不见刘协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游榴花洞

明代徐熥

逶逦群峰隐,纡回一径偏。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

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

芝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

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

不记来时路,因??世上缘。迟回未忍去,或恐过神仙。

吊达奚司空次苏应机原韵 其二

明代陈仕俊

海国东南自一涯,故乡何处梦中赊。祇应肠断无归路,却有游魂得到家。

仙骨已看成槁木,世缘真信是空花。惟馀手植波罗树,叶叶风吹自怨嗟。

戊戌正旦

明代黄淮

二仪运神化,四序递迁易。岁事复更端,王正启璿历。

春阳日以充,品汇各有适。而我抱沉痾,支离窘故迹。

履运亦自庆,省躬抱深惕。矫首望白云,亲庭万里隔。

鹤发映衰颜,莫景桑榆迫。矧伊忧患干,云何慰晨夕。

冥观天壤内,物理有常则。衰荣更代谢,盈虚互消息。

倾否亮有期,守道慎无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