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寻梵宇

明代王恭

清溪一道出寒林,莲宇萧条野树深。无数青山看不厌,白云芳草两同心。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一落索(送王伯绍帅庆)

宋代王安中

塞柳未传春信。霜花侵鬓。送君西去指秦关,看日近、长安近。
玉帐同时英俊。合离无定。路逢新雁北来归,寄一字、燕山问。

陈孝起索题四十九岁所临晋唐人书册子

清代王存

发兴自轮囷,临池见苦辛。问年穷不死,惊坐笔如神。

亦恨无臣法,应难索解人。莫将酬酒债,留尔伴萧晨。

次韵王适春雨

宋代苏辙

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宫词 其十二

宋代王仲修

太平无事似熙丰,天乐声和下帝宫。禽鸟也能知乐事,宫莺娇醉弄春风。

感寓 其二十二

明代童轩

南国有佳人,颜色白如玉。天寒被短褐,奚羡绮与縠。

居贫谅自持,岂云乏膏沐。素节谁能俦,西山有孤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