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韩湘
唐代:韩愈
未为世用古来多,如子雄文世孰过。好待功成身退后,却抽身去卧烟萝。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所有诗文
马天心远游而归椎髻变而巾帻袖衣变而逢掖名字号俱变书亦学颜作三诗寄之 其一
宋代:徐瑞
纸上磊落太师字,行间突兀玄晏名。斯人变幻不可测,卒然见之令人惊。
华盖山
宋代:唐元龄
洛阳道上作
清代:沈尹默
草树萋圆未似秋,孤蝉低咽怨清游。车声历鹿河声死,碾破西行五日愁。
秋日杂兴 其二
明代:潘高
门前乌桕树,树底一人行。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
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