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
明代:祝允明
我后久何处,重光如旧明。连当三夕见,喜似百年生。
常仪恒在御,羲轮日代行。莫教巫女妒,淫潦复纵横。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 其一
宋代:张耒
今辰九月末,秋物能几许。翩翩风中叶,卷卷自飞舞。
馀姿不复妍,日夜逐尘土。寥寥空枝高,但有寒鸟聚。
天时不汝留,变化竟谁主。今古无奈何,悲歌徒自苦。
无题五首 其三
宋代:郑思肖
一天悽怆事,此恨极难裁。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
秋夜怀兄
清代:袁棠
寂寞秋声思不禁,绣帘微动晚风侵。阑干影转千家月,砧杵声移两地心。
手足情怀频怅望,诗书镫火费追寻。红笺欲寄何由达,千里江南少雁音。
詶裴补阙吴寺见寻
唐代:皇甫冉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游九锁山·翠蛟亭
宋代:林景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