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闻杜宇

宋代谢枋得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思乡 怀人 伤怀
赏析

  谢枋得此诗,抓住了杜鹃鸟啼声的这些特点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其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望帝的传说来抒发自己彻骨的思归之情,并把这种情绪描绘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

  作者在二十八字的短短篇幅里,高度地集中题材。全诗紧紧围着一个人(作者自己)、一种物(杜鹃)、一件事(归)展开。仅从字面上来看,四句中有两句出现了作者自己,两句出现了杜鹃鸟,三句出现了“归”字。进一步研读,还发现其实四句都没有离开这人、物、事三者。这种反复吟唱的写法,类似民歌中的复沓,仿佛仍有“杜鹃催人归,我归,我归,我归……”的旋律不断萦绕耳际,律感强烈,引起共鸣。

  全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诗的开篇先用杜鹃催归起兴,并连用“日日”二字,足见此鸟之殷勤多情,好像在说物有情而人无意。但接下来次句却说,我的归心如此急切,可惜无人知道,当然,杜鹃也是不理解我的。这样一来便使起兴鹃鸣反倒成了铺垫,从而把作者思归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三、四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人与杜鹃之间形成直接联系,用人向物发问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归期的盼望和对可能出现的永无归期的忧虑。

  通观全诗,这种由物(劝归)到人(思归),再由人(问归)到物(预示归期),最后仍然归结到人(归期何时)的结构方式,在人、物、事三者之间构成循环不断的关系,极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缠绵不绝、难解难断的思想感情。

谢枋得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秋水芙蓉

明代李之世

朱华涵绿浪,并泻一秋光。澹冶生閒韵,清妍濯浅凉。

飘来枝影动,散去岸痕香。水镜如同照,流波望正长。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 其五

宋代苏辙

二子薪中楚,相携泮上游。齑盐聊度日,爻象久忘忧。

寂寞君何病,驱驰我自羞。何时采芹处,永日看凫鸥。

次益都

明代戴良

我行何处所,北海乃其地。
去家万里余,为客九秋际。
白杨夹轨路,黄茅结官第。
陆嫌泥活活,水愁河弥弥。
逐寇骑宵驰,防敌城昼闭。
疲甿已星散,惊尘仍雾起。
长啸指牛山,掩泣望淄水。
进退两难图,徘徊尚谁待。
易戒触藩羝,诗刺离罦雉。
已矣可奈何,愁来但甘寐。

绝句七首 其三

宋代李之仪

情随榆荚不胜飘,心似杨花暖欲销。拟借琼林大盈库,约君孤注赌妖娆。

新桥驿阻大风

明代杨士奇

南风吹河吼怒涛,河上飞沙千仞高。临流十步不得济,北瞻阊阖心烦劳。

自春不雨田无麦,谷田焦枯亦龟坼。密云四合扫复开,谁叩天阍讼风伯。

农家束手徒嗟吟,爱民自是天之心。愿收巽二敕屏翳,普千万里均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