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云一涡

唐代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秋天 夜晚 写雨 女子 相思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

  “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从侧面写出女子的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虽只写衫裙,而通体所呈现的一种绰约风神自可想见。尤其是“淡淡”和“薄薄”两个叠词的使用,别具一格,于浅白中见新意,于细微处见匠心。

  “轻颦双黛螺”,写到这位淡妆女子的表情。轻皱双眉,似乎蕴含着幽怨。相思怀人之意,于此隐隐传出,并由此引出下片。这一句突兀其来,直扣人心,不仅突出了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态,而且加强和丰富了这种容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轻”字颇有分寸,它适合表现悠长而并不十分强烈的幽怨,且与通篇轻淡的风格相谐调。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写到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秋风本就催愁,文人亦已多伤秋,更何况有苦雨相和。作者不单写风,也不单写雨,而写风雨交加,更增添了秋夜愁思的凄苦。但是作者觉得这样的环境烘托仍然不够,于是风催残叶、雨打芭蕉,“帘外芭蕉”似乎也有泪滴,秋意不仅更浓,秋思也已更苦,“三两窠”,又隐约让人感到女子的孤零寂寞。

  “夜长人奈何!”春宵苦短、秋夜嫌长,原只因其一欢一愁。最后一句仿佛是女主人公发自心底的深长叹息。这叹息正落在歇拍上,“奈何”之情点到即止,不作具体的刻画渲染,反添余蕴。联系上片的描绘,不仅使人联想到,这位“淡淡衫儿薄薄罗”的深闺弱女,不仅生理上不堪这秋风秋雨的侵袭,而且在心理上更难以禁受这凄冷气氛的包围。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春宵怀人耿不成寐以诗寄慨

当代程坚甫

凭残灯影纸窗前,远念天涯意黯然。长为友声牵我恨,非关春色恼人眠。

几时圆月逢三五?顷刻浮云变万千。诗酒琴棋俱冷落,可堪回首话当年!

刺少年行

宋代苏籀

重仍印组矜蝉联,丰屋藻井松桷梴。
金钿翠屏珠串箔,椽烛高檠玳瑁筵。
炽红麒麟沈水炉,凤纹锦褥须弥毡。
琐窗犀案炫珍具,瑶瑛红珀莹杯棬。
儿掷枭卢喝大采,婢名素玉花月烟。
骄世华腴诧豪举,两得仁富宜兼全。
朔云颜巷积深雪,斫桂烧金冻折弦。
毛锥不摇汗马却,刻槌肤髓称才贤。
法家拂士屹山峙,俜然穷儒衢道边。
遥知莫不任运力,镞筈仰笑冲九天。

青县经废墓吊之以诗明孝宗张皇后之父鹤龄葬所

清代叶圭礼

前朝戚里剩荒茔,荆棘铜驼感不胜。一片夕阳翁仲语,冬青霜冷十三陵。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三 野桥

明代邵宝

乱石冲径来,徒杠接石砌。拔断谢游人,水浅人犹揭。

代作白头吟

明代于慎行

蔚彼高树林,上有双鸣禽。请君罢欢宴,听妾白头吟。

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

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宛转郎左右,何时不可怜。

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

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

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雁飞自有处,花落向谁家。

戚戚复戚戚,世事不可必。但恨识君初,两心望如一。

含情欲谁语,揽涕背人流。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

道逢故家人,寄书予父母。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

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