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子长先生墓

明代成鹫

谁把高名榜翠微,先师亲笔写泉扉。白沙门下多牙笏,黄叶堆中一布衣。

古道静观宜往复,大贤遗泽尚依稀。清风留在山南北,社日儿郎荐蕨薇。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三月八夜醉起见月,平生未睹清纯如此者,心亦澄如古井,为赋

当代卢青山

更阑方有月,照夜如日色。我起独见之,馀子谁能得。

茫茫大块睡不起,盈盈遍抚如母泽。伫神凝睇不忍惊,开齿小笑露半唇,不闻其音,温爽蕴润见其额。

我醉方醒足未稳,渴来思水饮一斛,小栏徙倚看不足。

移踵薄寒中肩胛,满地柔霜不敢踏。江山万里凝沉峰,茫然不语如痴聋。

其间仿佛闻天籁,谛听已失恍犹在。我欲仰碧落而唤长风,我欲飘舞舞纵横;

如此清空甚可惜,不宜摇晃,只宜留此淡宕之光曳溶溶。

乃向田间自木立,立之惝恍如立梦。田蛙偶尔到一声,其音清脆,如泉滴崖缝。

汝蛙似欲劝人归,反劝蛙汝莫我催。我读此月如读诗,长愿相随到曙滋。

须臾月如小,敛焰忽西垂。我知月欲别,为之相送诵此辞。

临去仍成明夜约,我自长闲君自痴,年年夜夜有此无人时。

九日幸旺泉导醴亭登高

清代弘历

东垣古名郡,沃野耕桑稠。氿泉随处溢,水利良足脩。

斯泉独名旺,久藉溉田畴。岁远惜湮废,疏浚法宜求。

高斌建钺时,承命相视周。淤者剔其源,塞者鬟其流。

至今宛成渠,馀润资耕耰。为亭其旁阜,旷朗畅远眸。

名之曰导醴,意取醇饮投。今日是何日,古制登高邱。

适值驻翠跸,于焉咏来游。晓阴忽开霁,少皞行金秋。

拾级扶朱栏,濯清俯绿洲。黄华才绽蕊,霜迟露颗浮。

但得有菊意,佳品何须搜。畅眺谢龙沙,走笔怀滕楼。

来来汝大吏,供帐勿华优。苟为事虚文,负刍讥反裘。

农功愿允惬,佳节景并酬。故事高商飙,权城佳话留。

凫山庙二首 其一

宋代练毖

仙人丹成去不返,至今庙貌留名山。嗟予俯仰随缰锁,尘土驱驰止汗颜。

何石闾先生隐居

明代张乔

鸟道悬檐外,山泉绕竹阑。不妨高卧者,长有白云看。

送聂教谕赴贵州

明代杨士奇

往与子别者,乃在江汉湄。江汉日夜流,岁月忽如驰。

相思隔川岳,于今已十期。子家清江曲,夙有温厚资。

少小入乡校,育德穷书诗。中岁登成均,鸿鹄摩天涯。

金石恊其音,佩玉昭其仪。拜为博士官,小试百里师。

诜诜游学徒,左右侍皋比。成德与达才,造就咸适宜。

九载绩用成,入奏趋彤墀。升迁荷荣宠,欣欣遂其私。

职不踰文教,出不越皇畿。明晨整行装,王程讵能违。

嗟子契阔怀,慰悦宜在兹。终焉乖所愿,坐以职务縻。

过门弗及迓,出祖弗及追。引望池阳峰,曷慰中渴饥。

幸逢熙明运,会合谅有时。惟应保贞素,迟暮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