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城观兵

明代王恭

宛马萧萧鸣北风,时平闲却射雕弓。千家山郭潮声里,几曲营门柳影中。

道满旌麾严虎帐,庙喧箫鼓祀龙宫。玉门定远遥堪羡,白首为儒感慨同。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陶《移居》二首 其二

当代卢青山

读书耽颦笑,久不赋新诗。山水怪吾懒,夜阑背避之。

一杯揖相语:我亦有所思。才如长流水,曲折有涸时;

此情固如山,千秋永在兹。些微辄反目,旧盟岂非欺?

宿王尊师隐居

唐代于鹄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谿路明。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挽东泉李将军

明代叶春及

漏尽钟鸣罢晓筹,飞将军不待封侯。楼船泛海五千里,斧钺成家六十秋。

玉树西风愁里折,宝刀南斗匣中收。伤心两世交游泪,呜咽真同陇水流。

为族父国子先生七十又一寿作 其三

明代屈大均

耳聋休叹鹿皮翁,肉角生时听自聪。菰米食甘何用白,芙蕖衣好不嫌红。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分我枕中鸿宝术,青丝丫髻两还童。

贺兄得节寄诗二首

宋代姜邦佐

千年华表插高空,归日呼声彻九重。
城郭人民俨如昨,不应忘却白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