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别严士元

唐代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背景和本事,现在难以考证确切。从"春风倚棹阖闾城"句知道,此诗当作于今苏州城。从目前考知的史料看,作者一生中曾有过两次离苏州,一次是被贬为南巴尉时。一次是赴淮西鄂岳转运史判官时。被贬南巴在唐肃宗至德三年初,诗中"春风"、"春寒"句证明,作诗时是在冬末春初,时间与被贬南巴的时令相吻合。又诗末有"青袍今已误儒生"句。印证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此外,青袍又称青衿,按唐朝的服饰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每品又有正、从和上、中、下之别。南巴尉属从九品下,正好服青。由此推断,此诗大约作于至德三年初,诗人第一次被贬,行将赴任之际。

  这首诗气韵流畅,音调谐美,景物描写细腻委婉,耐人寻味。诗中抒情,于惜别中流露出愁哀,使人感到深沉凝重。"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水国指苏州一带,因这一带多江河水流而名。这一联说,在春风乍起的时节,诗人将起程作万里之行,船停靠在苏州城外,故友严士元前来送别。二人执手相向,百感交集。回首往事,瞻念前途,心中就象水国变幻莫测的天气,忽晴忽阴,忽好忽坏,还不时带些初春的寒意。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明白如话,但细细体味,会觉得韵味无穷。雨细得让人无从感觉,直到衣服由潮渐湿,方才知道。这种自然景象,只有"水国"常有。花儿落地,皆因春风春雨所致,前后相承,互为因果。此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对床夜语·卷三》云:"人知刘长卿五言,不知刘七言亦高。……散句如‘叹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措思削词皆可法。"对这两句诗,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主客谈笑之间,忽略了客观环境的变化,偶然才发现雨已湿衣,花已落地。笔者以为这种解释不确。诗中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看"一"听",表明作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在探求。他看过,听过,然而一无所获。我们知道,残花落地,是十分零乱的,声音之微;一般也是听不到的,倘或落花有"声",倒是奇事。那么作者何以如此下笔呢?试推想来,大概二人谈话之中,触及心中不快之事,默然相对。在这暂短的沉寂中,感到衣服已润湿,方知下着细雨,努力去望天空,却是一无所见。看到花办在纷纷飘落,认真去听,却也听不到半点声响。这里应是写一种极静的环境,以这种静反衬出二人心中的不静和无限忧郁。这样理解,全诗的气氛与作者的心境才统一。此外,作者将要远行,对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所以观察的格外细致。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这是写作者想象中的景象,由儿体的细写转向宏观景致的粗描。薄暮夕阳下,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愈发勾起作者的情思。应该说,这情思是非常复杂的,有对朋友、亲人的思念,有对仕宦生涯变化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前程黯淡、事业无成的忧愁,还有孤帆远行的寂寞,总之,作者设想着旅途上的景况和自己的心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东道可指严:七元,即东道主的省称;亦可指东路上的故交相识,与作者的南行相照应。临行之前,关照朋友,若遇到打听我的知己,请转告他们,我已被"青袍"所误。儒生,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代称。按古代传统观念,渎书人当以匡世济国为己任。有一颗成就事业的勃勃雄心。但而今诗人一领青衿,官微职卑,满腹雄才大略无以施展,仕途生涯坎坷不平。从这句诗中,我们看到诗人这里既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是对朋友们的劝诫,抒发了自己久抑心头的忧怨。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吉州圆上人之浙

宋代释惟一

庐陵米价没譊讹,半说低兮半说高。
此话要圆缄却口,听他江浙闹嘈嘈。

赠水墨峦上人

宋代赵湘

讲馀精小笔,深院竹脩脩。试墨因磨雨,思山忽写秋。

静曾穷鹤趣,高亦近诗流。更拟缘清思,和云状沃洲。

读史二十首

近代王国维


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安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二帝精魂死不孤,嵇山陵庙似苍梧。
耄年未罢征苗旅,神武如斯旷代无。


铜刀岁岁战东欧,石弩年年出挹娄。
毕竟中原开化早,已闻昉铁贡梁州。


谁向钧天听乐过,秦中自古鬼神多。
即今《诅楚文》犹在,才告巫咸又亚驼。


《春秋》谜语苦难诠,历史开山数腐迁。
前后固应无此文,一书上下两千年。


汉作昆池始见煤,当年赀力信雄哉。
于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后灰。


挥戈大启汉山河,武帝雄才世讵多。
轻骑今朝绝大漠,楼川明日下洋河。

十一
惠光东照日炎炎,河陇降王正款边。
不是金人先入汉,永平谁证梦中缘。

十二
西域纵横尽百城,张陈远略逊甘英。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

十三
三方并帝古未有,两贤向厄我所闻。
何来洒落樽前语:天下英雄惟使君。

十四
北临洛水拜陵园,奉表迁都大义存。
纵使暮年终作贼,江东那更有桓温。

十五
江南天子皆词客,河北诸王尽将才。
乍歌乐府《兰陵曲》,又见湘东玉轴灰。

十六
晋阳蜿蜿起飞龙,北面倾心事犬戎。
亲出渭桥擒诘利,文皇端不愧英雄。

十七
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袄寺建波斯。
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十八
五国风光惨不支,崖山波浪浩无牙。
当年国势凌迟甚,争怪诸贤唱攘夷。

十九
黑水金山启伯图,长驱远摭世间无。
至今碧眼黄须客,犹自惊魂说拔都。

二十
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

明妃庙 其三

明代屈大均

红颜亦可映中华,诏赐单于出内家。为汉自应高俎豆,宁胡岂敢惜风沙。

香溪夜夜长无月,紫塞年年始有花。多少落梅悲粪土,无情最是大胡笳。

题蒲传正舍人清风阁

宋代陈襄

清白传芳奕世居,阆峰华阁峻凌虚。
千金不买连城璧,万卷惟存旧宅书。
鲁邑弦歌兴国俗,谢家兰玉满庭除。
今朝已觉孙谋远,人在西垣真禁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