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峡

清代李调元

日日看山行,山亦日日变。就中数清远,造物工锻炼。

危崖势欲合,巨灵擘两片。凿开混沌天,中通江一线。

泉多伏莽飞,石半临江断。云截峰腰齐,雨洗岩容换。

木客解吟诗,枫人尽目悍。树根长于蛇,入壁忽不见。

但闻隔涧中,时有猿相唤。所见旋即忘,究竟空健羡。

不如坐孤舟,读尽书一卷。

李调元

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四川罗江县(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人。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与张问陶(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李调元与遂宁人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其中,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嘉庆本《四川通志》认为李调元:“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认为:“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新燕

明代王恭

乌衣何处别,迢递落春塘。旧垒逢新主,空帘见夕阳。

水芹沾嘴活,烟柳拂衣香。何必吴宫树,秋风亦断肠。

明代王鸣雷

有情是堤柳,春色暗亭亭。复恐离人折,西风吹不青。

上巳日崔侍御招饮东郊同刘太常涉河游览时李太仆王给谏病不能从侍御索诗戏成二十韵

明代余继登

三月天正和,良辰当上巳。有客期修禊,招携几知己。

连辔出东郊,顿觉异城市。高亭何岿然,磐石下碨礧。

野旷天欲低,雨过林如洗。极目众峰青,入座群芳紫。

林鸟惊窥人,睍睆良可喜。春光倏强半,好景能复几。

当杯且莫辞,不见王与李。感此三叹息,浮白更酌醴。

欲济无方舟,肩舆涉河水。水上敞高轩,孤峙河之涘。

轩侧闻流泉,可以漱醉齿。何处送行人,笙歌乱人耳。

行者君自行,止者吾仍止。去住亦何常,悲欢竟谁是。

游览未终竟,斜阳已移晷。策马怅还归,高兴殊未已。

停杯问主人,何日重来此。

水帘洞

宋代郑康佐

仙人开碧户,玉溜泻潺淙。飞流散珠玑,洒落随天风。

三伏不知暑,有如水晶宫。平生丘壑性,歌啸翠微中。

连云栈道中四首 其二

明代薛瑄

莫道西行蜀道难,老来深喜纵遐观。山从太白连岷岭,水绕嘉陵出散关。

石积层崖知地厚,路登绝巘觉天宽。驱兵过此思诸葛,大节长留宇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