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道中 其四

清代洪亮吉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一

明代罗洪先

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

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

茅山道中寄徐公子闻其抱病

明代皇甫汸

林开白石隐仙房,路指青门接帝乡。六代总为分鼎地,十年空作尚书郎。

源迷桃水聊相访,会忆兰亭耿不忘。闻道徵君初养疾,将从海客寄丹方。

偈三首 其二

宋代释祖瑃

雨下阶头湿,晴乾水不流。鸟巢沧海底,鱼跃石山头。

渔隐堂独坐至夕

宋代陆游

斜倚筇枝岸幅巾,闭门久已谢知闻。
中庭日正花无影,曲沼风生水有纹。
三尺桐丝多静寄,一樽玉瀣足幽欣。
世间万事都忘尽,惟向闲中屡策勋。

挽李次晦

明代邓雅

曾向天门听佩珂,复归林麓卧烟萝。家声旧说西平后,堂构新成玉笥阿。

止喜菊松娱晚节,不堪岁月抱沉疴。翛然一去成千古,四海朋游涕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