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明代:文徵明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所有诗文
三疏辞官未允漫述 其一
明代:王弘诲
五湖投劾早,三疏拜恩迟。迂拙人皆笑,行藏我自疑。
观生游可远,涉世静堪怡。若问图南翼,惟应海燕知。
曹子方静常庵
宋代:韦骧
爱君新作静常庵,况是佳名继郑南。昼坐不知人扰扰,夜存长保气酣酣。
寓言记述睎庄叟,复命栖时慕老聃。标榜粲然辉众目,几何立懦与廉贪。
观种树
唐代:孟郊
法逸云尝记堕城时番人追逐时回观平江变为瓦砾时只此便是息心处也师云何止息心
宋代:释怀深
三处莫忘真是药,两针不蓄亦无妨。浑身劫得燖鸡尽,始好参禅作歇场。
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
明代:张弼
老别无能对酒歌,相看脉脉思悬河。李唐诗律非风雅,庄列文章是鬼魔。
医国须令元气壮,养民何用教条多。旧游洙泗今重到,应有清风起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