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唐代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登山 望远 写景 抒怀
赏析

  诗的一开头点出登亭。第一句写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鸟外,从登前写亭高。第二句写登临后向四周望,身与浮云相齐,从登后写字高。三、四两句开始写登亭后的“观眺”。用山下的点点树影,千村万落和眼前的苍天,脚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构织出辽远的画面。五、六两句以西亭所见景物。点出登临时的天气。“残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气特征,从而暗示“早秋”。一“挂”一“过”,一静一动,景象十分生动;而从“陕北”、“关西”两个大的方位来写,尤其符合登高的特点,场面辽远而开阔。七、八两句由远眺写到近观,均从颜色着笔来写,陡峭“青壁”,弯弯“绿溪”,加上“洒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风光写得别有风致。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唐代皮日休

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网小正星bI,舟轻欲腾翥。
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见复弟阳羡归,送茶、兰、壶、脯四物,却纪

明代李全昌

征途引盼政无聊,阳羡春深损惠饶。省舌馥凭兰蕊合,鹿膘浓藉茗壶消。

半旬不及临觞叙,众美何当远市邀。悦口娱心种种备,卷南真自愧山樵。

送秘阁朱员外知复州

唐代徐铉

景陵山水旧知名,珍重诗人建隼行。
未免簿书劳利刃,省贪烟月纵高情。
扬雄阁下诸生送,陆羽门前百吏迎。
圣代群贤皆得路,三年倾首望鹏程。

秋日过象山洞

清代陈深

秋来心迹恋江湖,山阁秋心病强扶。鲸背断云飞塔涌,鸟边斜日峭帆孤。

可怜落木思公子,一任悲歌逐酒徒。谁复登高能赋者,参军才已擅冰壶。

题金山寺

明代区大相

万古金山寺,烟波四望分。对江吴共楚,终日水和云。

灯影摇鲛室,香烟触雁群。最宜禅诵处,船客夜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