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怨 /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赏析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金昌绪

金昌绪

生卒年不详。唐朝余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南浦 题刘绎庵浮园

清代沈皞日

天上坐来时,好开窗、面面吹花飘絮。沧海有灵槎,曾清浅、何似此间堪住。

东风荡漾,爱他眼底江南树。金谷任教,台榭曲,那得玲珑如许。

携琴携鹤携尊,泛清波、常伴残霞野鹜。石板小桥西,轻帆下、人在柳阴春暮。

桃源几度。仙郎莫便寻仙去。记取芙蕖开后,留我闹红深处。

频梦先严有作 其三

明代屈大均

肤发今如此,那能不辱亲。梦中长痛哭,惭愧白华身。

赠黄旦梅

清代许南英

嘘天幻蜃竟成云,隔海涛声断客魂。绿酒红灯欢昨夜,青衫皂帽坐黄昏。

百千万劫沧桑感,二十三年花月痕。风雨五更天欲曙,凄凉旧事不堪论!

初八日候诸公不至同岐东南川于浒西赏花各赋七言律 其二

明代康海

卜筑于兹三十春,年来忙似宦游人。羞将白发随儿戏,且向青山著此身。

海内宾朋消息断,林间风月酒杯新。长岒何必如张翰,短酌从他笑李绅。

苦贫吟寄赵仲履

明代欧大任

廉士苦贫贫不苦,愧乏肥甘奉慈母。儿痴粝食朝不啼,妻瘦鹑衣夜犹补。

古来贫者有原生,异世与尔为弟兄。故人结驷能相访,为听歌商金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