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赏析

  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起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月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木阑花慢

元代邢叔亨

一上蒲城岳庙,陡觉人在天宫。见松子花开,莺儿诉怨,想古体风。一片花花草草,叹健儿游子并联骢。不是眼前荆棘,怎能兔迹狐踪。剑华如水月填胸。浓睡不闻钟。看东苑蔷薇,西州芍药,南雁书空。休笑书生已醉,黄金印挂笑元戎。下笔鬼神尤惧,眼前景况何穷。

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

清代陈宝琛

横街诗梦卅年痕,又向王城话水村。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

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

张俊墓

明代陈公懋

湖山有骨葬重泉,惆怅青衣杳莫旋。偏业复成南渡日,中原无复北归年。

荒凉古寝颓秋雨,零落残碑湿暝烟。武穆坟头春满树,时时箫鼓庙门前。

和周通判永丰破贼

宋代王庭圭

五更盾上闻磨墨,夜半偏思破残贼。平明露布已成文,倚马不知军务剧。

初传别驾下南州,人如天马徕西极。指挥猛士驱貔虎,坐使威声驰绝域。

狂胡昔渡西楼山,汉皇不闭玉门关。四方群盗猬毛起,旌旗光拂牛斗间。

回戈必定东征去,铠仗如云光照路。捷书飞入甘泉宫,插羽鸣鞭气横骛。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苑杏

明代卢宁

生香喜色挹朝曦,春满琼林锦满埤。露赤倾丹成底事,倚云应有太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