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海道会沈练师

明代王绂

一簪华发羽衣宽,世外仙翁亦拜官。方朔自应从吏隐,旌阳唯欲济民安。

剑横星斗龙光见,佩响天风鹤背寒。回首丹房沧海上,弱流东去路瀰漫。

王绂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东园八景 其五 莲池凿石

明代王佐(汝学)

虽无十杖花,不让玉井水。主人似濂溪,霁月光风底。

澄台写望

清代孙霖

高台极目海天宽,破暖烟光映笔端。吟到日斜清兴在,万竿丛竹勒春寒。

出山留别 其四

清代袁绶

娇女初离膝,邗江白下分。温凉调乳褓,镫火伴辛勤。

妇德宜相勖,夫怜想更殷。他时《遂初赋》,馌饷助耕耘。

春尽日刘道士房

明代沈明臣

偶逢春尽日,饮酒到斜阳。
再过丹房里,青山酒更香。

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于菊下

明代徐渭

相逢菊花下,相映菩提光。试问少林壁,穿云几许长。

指月莫盻手,掷拂閒挂墙。睡鼾微作吼,狮子一时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