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归梦

唐代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赏析

  这首五律是四、二、二结构,上四句写现实,五,六句写梦境,末二句写感叹。道路时而通行时而阻塞—因为战乱时而停顿时而发生,仍未平息。由于人民不能安于生计,田园荒芜,江山便日见冷寂萧条,没有生气。尽管讨伐安史之乱的平叛战争已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而诗人仍避地偷生,衰老西南的穷山恶水之间。感时伤世,去国怀乡,忧思成梦。然而,即使是梦中,诗人之梦魂此不见得轻松一点,梦境亦如现实般险恶。梦魂要飞越楚地青郁郁的枫林,在急雨的灰蒙蒙的雾霭中难辨方向,而天际是黑魃魑的层云,无穷无尽,秦地的黑水更在层云之外,何其遥远。梦魂的归路亦如现实般艰难险恶。如此遥远艰险的路途,就是梦魂也未必能飞越,即使亲人效《楚辞》之举来招魂,亦是徒劳无功的。

  诗人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雨急青枫暮"和“不用楚辞招”均出自《楚辞·招魂》,一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一为“魂兮归来,返故居些。”两典不仅贴切梦中境象,而且亦暗示了诗人和屈原有相近的处境、相似的命运和相同的忧国忧民之爱国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双头芍药 其二

宋代徐积

国艳妆成总一般,月娥霜女不相干。春闺有恨须招伴,夜帐无夫并怯寒。

谁道皇英沈水去,好教刘阮凭阑看。阳台云雨如俱解,妒宠争妍有万端。

对酒用太白韵

清代吕敦礼

长绳难系日,鞭石难渡海。悠悠忽百年,神仙又安在。

富贵不足慕,掣电闪光彩。金石变坚贞,沧桑亦迁改。

买醉有青钱,不饮将谁待。善恶亦同归,岁月去不来。

世网苦缠人,谁能摆脱开。十千沽美酒,与君倾尊罍。

取乐艳阳时,莫待霜雪催。百年能几何,奄忽入泉台。

累累道旁冢,日暮飞尘埃。君看古昔人,于今安在哉。

望行人

明代孙蕡

高楼临广路,朝日丽绮疏。美人盛容饰,凝涕倚踟蹰。

踟蹰长太息,愁思郁烦纡。愁思知何为,自言惜离居。

将期岁暮返,忽历三载馀。昔如春园花,今若秋水蕖。

盛年讵可再,独宿谁与娱。思逐北风翔,相从千里馀。

中途傥相失,浩叹何所如。

送西充李铨部赴阙六首 其六

明代区怀瑞

骙骙骖騑,将淩天阍。髦誉弹冠,国士衔恩。俾我药石,尝卑献尊。

何以纻衣,刍荛之言。

题牧牛图

元代张翥

去年苦旱蹄敲块,今年水多深没鼻。尔牛觳觫耕得田,水旱无情力皆废。

画中见此东皋春,牧儿超摇犊子驯。手持鸲鹆坐牛背,风柳烟芜愁杀人。

儿长犊壮须尽力,岂惜辛勤供稼穑。纵然喘死死即休,不愿徵求到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