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屏居盩厔
唐代:耿湋
新成小亭月夜
唐代:熊孺登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 其十七 丹桂
清代:弘历
寻常只合中秋看,每向皋涂觅早花。却喜艺林真解事,篸瓶金粟换丹砂。
吴纯叔解官初还投赠二首 其二
明代:皇甫汸
世网已能辞,云山从所思。那知投劾日,正及阅耕时。
海近群鸥下,庭閒百草滋。看君无愠色,犹自恨归迟。
雪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