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友人赠乌纱帽

唐代李白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友人 心情 喜悦
赏析

  查旧版《辞海》“乌纱”条,谓“古官帽名”,并引《晋书·舆服志》及《唐书·舆服志》作为佐证。说是“古官帽名”,当然无误;但读了此条,失之太简,仍不能使人明白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其实,乌纱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李白既然戴了乌纱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实不然,乌纱帽在唐代与“白接 ”一样,是一种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诗所写,只是隐处期间的一件小事;并进而论曰:“宋元时代,尚未见将官帽称为‘乌纱帽’,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乌纱帽”小考,《学林漫录》六集)这个结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此诗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戴乌纱帽犹胜白头巾、儿子言辞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图,诗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表达出诗人生活细节、小有情致的隐居生活。

  此诗以画面清晰胜,浓墨淡彩,人、物、情浑然一体,透露了诗人脱却山人服、试戴乌纱帽时的喜悦心情,与《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据诗意,此诗略在前,《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稍后。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大学同学过访不见八年矣

当代刘雄

叩门闻语故依然,见面倏惊腰腹便。我作先生餐苜蓿,君同姹女数金钱。

倾杯如话前身事,分袂难期后会年。多少同窗共朝夕,犹胜一别再无缘。

过镇远小田溪见路西一洞甚奇

明代祁顺

晓过小田溪,崆峒傍路西。巧从天地设,幽称鬼神栖。

雨足苍苔润,云深白日迷。穷探吾未暇,对景谩留题。

雨中花慢(次宇文吏部赠黄如圭韵)

宋代李石

潋滟云霞,空濛雾雨,长堤柳色如茵。问西湖何似,粉面初匀。尽道软红香土,东华风月俱新。旧游如梦,尘缘未断,几度逢春。
蓬莱阁上,风流二老,相携把酒论文。最好是、四娘桃李,约近东邻。别后使君须鬓,十分白了三分。是人笑道,醉中文字,更要红裙。

梅花为赵芸孙 其三

清代曹家达

荒鸡动遥夜,春思满横塘。山月吐深碧,溪云浮暗香。

和神带清峭,疏韵出微茫。何事连宵咏,听残晓角霜。

送区兴甫之阳江二首 其一

明代陈恭尹

暑中挥汗枉经过,病眼难开奈别何。莫道阳江非远道,白头相见苦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