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
宋代:金履祥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 所有诗文
书感
清代:王松
年华三十外,可笑百无成。阅世多奇事,恋乡亦至情;
涸波鱼自散,枯骨犬还争!万念删除久,缘何醒五更?
已酉秋杪还山伍国开有开何景言诸子过访
明代:李孙宸
归来三径在,寂寞见吾真。谁道无知己,犹能枉故人。
穷途交有态,秋色暮逾新。已谢尘羁束,青尊肯厌贫。
度铅山岭
清代:朱方蔼
岭上复成岭,云烟近舄生。危崖县树暗,断壁泻泉清。
路绕林端出,人穿石罅行。山中春树早,二月已闻莺。
嘉善寺
清代:林古度
古寺壑中好,到来真是禅。松声流夜雨,草色积春烟。
钟仆无鸣日,碑残不记年。却因荒寂意,与客更留连。
寄湖北总领彭子从郎中
宋代:王庭圭
翼轸星边贯索疏,星文夜动紫宸居。追锋急召归郎省,持橐犹稽侍玉除。
六路藩臣供馈饷,五溪蛮子乐耕锄。连营十万无饥色,却入承明奉直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