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平时的功底。

徐陵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韩祠三首 其三

宋代刘克庄

莱相竹今供戍卒,武侯柏亦付胡儿。南来独有昌黎木,神物千年尚护持。

大水叹五首 其一

清代沈树本

戊子春徂夏,时若雨旸风。种苗行方遍,铺田渐芃芃。

农夫顾之喜,谓今岁其丰。如何欻遘患,霪雨无终穷。

西吴百万亩,化作鼋鼍宫。灾殃其数然,讵敢怨苍穹。

所嗟民无食,何以及岁终。作诗维告哀,声比寒号虫。

戏谢师直买伊阳田

宋代刘攽

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

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送裕之还嵩山

金朝王渥

高怀不受簿书侵,清颍鸥盟欲重寻。老去宦情知我薄,閒来道念见君深。

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嵩顶胜游谁得共,仙闻仙驭待知音。

送杨刚中赴淮安教授

宋代仇远

西蜀杨君子,才为博士优。
儒宫清似水,学舍不於舟。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虽非温饱计,足解友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