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宋代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豪放 爱国 壮志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

  上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作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制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今天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

  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猜您喜欢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唐代岑参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有时著书暇,尽日窗中眠。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宫词 其四十四

宋代张公庠

月澹中官放钥回,倚云宫殿掖门开。綵床百步黄罗帕,于阗名王进玉来。

送僧之天台

宋代释法具

意在天台住过春,雪崖流水断桥分。今因送子入青嶂,老梦荒荒落冷云。

白云轩联句

明代刘崧

潇洒青云彦,幽居隔柳樊。湖阴通曲径,苔色上高垣。

帘捲南薰入,窗含夏荫繁。脱巾投玉麈,移席倒匏樽。

凉雨荷香度,晴云树色屯。芙蓉交翠叶,薜荔引芳根。

雪茧乌丝细,霜毫玉箸完。笼鹅从换帖,爱鹤敢乘轩。

休日欣良觌,高怀得细论。堆盘朱实润,溢砌紫兰翻。

属坐仪如凤,挥觚健胜猿。雄文三峡水,壮志九溟鹍。

酒晕开愁颊,茶香醒滞魂。风尘江海暗,戎马道途喧。

杜子无家久,张君有舌存。丹心依魏阙,清梦绕天阍。

寥落悲时事,飘零愧弟昆。盍簪萍梗日,曳履缙绅门。

句压弥明鼎,宴同桃李园。银屏酣坐稳,鹦鹉可鲸吞。

送行人蔡英夫奉旨颁流求国王印宝就与国王之来享者二人同驾海舟自福建起柁

明代谢肃

五虎门西叠鼓挝,行人承诏自皇家。刻金鸟篆颁王号,建节龙骧戛海霞。

两国夷君归绝岛,万年天子御中华。预知奉使旋京日,浩荡秋涛涌月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