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七)

宋代贺铸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画堂深。
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赏析

  此词是闺怨词中的佳作。词中前五句一句一意境,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极缠绵悱恻的情感。末句一笔叫醒,使全篇实处皆虚,陡入胜境,加强了全词情感的力度和深度。《白雨斋词话》评此词结句云:“妙处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

  上片起首一句用韦庄《谒金门》词“闲抱琵琶寻旧曲”句。“把”、“抱”同义。“谱”,这里也指曲。“曲”而书之于纸为“谱”,“谱”而付诸管弦为“曲”。“寻”为“重温”之义。全句写一位少女百无聊赖,随意抱持琵琶重弹旧曲。次句“四弦声怨却沉吟”承上,言琵琶的四根弦上发出凄怨的音响,一似人深思时的微吟咏叹。“却”字与“旧”字是词眼所,“却”字见出琵琶声之“怨”、之“沉吟”,恰与弹曲者的主观意愿相反:本欲解闷,适增其愁。

  可见,上句所谓“旧谱”,并非单指过时的曲子,而是指往日与恋人聚会时曾经弹奏过的乐调。那时候两情欢悦,因此琴声欢快,此时两情隔绝,虽抚弦更弹旧曲,企望用美好的回忆来自我安慰,但无论如何也奏不出旧日的愉悦之音了。第三句“燕飞人静画堂深”,语意层而进。少女幽居闺中,孤寂无偶,只有梁燕作伴。燕子似乎不忍心听到这哀怨的琴声,飞走了;少女本人也不能终曲,放下了拨子。一个“静”字,一个“深”字写出了闺中又恢复了先前那种死一般的静止,意境深邃。

  过片两句为对比。上联写少女斜靠着枕头,有时像宋玉《高唐赋》里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巫山神女一样,梦中飞到情人身边,重渲染情之烈;下联写一道门帘,就象沉重的棺盖,使闺中人与世隔绝,无处诉说她的怀春相思之心,重点出现况之苦。

  歇拍写“灯夜”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前后几天城市处处张灯结彩,通宵达旦供人玩赏,平日藏深闺人未识的姑娘们,难得这样的好机会,可获准外出嬉游。此篇所写的少女,最后一次见到恋人,就元夜。从那之后,魂牵梦绕,却至此时未唔。此句七个字用数字写时间,把前此的种种情感反复并深化了。大有点石成金之妙。陈廷焯即以此为例,评曰“妙处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白雨斋词活》)。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喜雪 其一

明代王应斗

一冬曾未见,今日洒盈墀。忍冻虽无奈,占丰实所宜。

卧深袁子宅,兴发浩然诗。别有温寒意,微欢不自持。

送演上人

宋代王灼

整整袈裟团团笠,覆此短小精悍质。
谁知意气解摩云,羞对诸儿恋乡邑。
江南萧寺不知数,据堂说法尽龙虎。
只应饱取一味禅,断却从来巧章句。
昼短天寒无定程,孤舟尚倚装齐轻。
玉泉度岁亦良策,好在沙头春水生。

宿章戴

宋代程俱

百里半九十,暮程无尽时。长途饱风日,颜鬓最应知。

送梦英大师

唐代杨徽之

独携瓶锡欲春残,深入终南路屈盘。
万象幽玄吟里见,一心圆寂定中观。
翠微寺在杉松老,紫阁峰高水石寒。
莫凭危栏临北望,满城烟草是长安。

答山西杨宪副故旧见寄

明代张羽

晋鄙遥山接太霞,十年从仕鬓空华。
秋来有雁偏催客,腊尽无梅更忆家。
私属羊毛皆入税,边风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隐江南日,每为论诗到晚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