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桓灵时童谣

两汉佚名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

  “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人,竟是与父亲分居而住,就中国古代家庭观念来看,无疑是不孝之举了。

  “寒素清白浊如泥”,寒素与清白,可能是性质相近的两个科目。汉代察举科目,只随皇帝高兴与需要而定,所以并不固定。《晋书·李重传》中讲到举寒素要符合“门寒身索,无世祚之资”的条件,选举制度汉晋相延,变化不应很大。范哗在《后汉书·扬雄传论》中说:“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清白、敦厚之属。”可见二者都是选举科目。一般科目之名称与它所要求的品质应是相当的。故清白、寒素科出来的,应是出身清贫、为官清正之人,而实际上,劳动人民的评价则是“浊如泥”,可见他们是当不起那四个字的。

  “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不仅文官由重臣推荐,武将也如此。《汉书·昭帝纪》:“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七月,诏三公、特进、九卿、校尉,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大概武将之举,均要求“列将子孙”,正因此,此科目才取名“高第”吧。高第与文学对举,在此又与良将并举,可知与上面“寒素清白”一样,是两个相近科目。被荐之人,应“刚毅武猛,有谋谟(《顺帝纪》)”,然而实际上却胆小如鸡,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首民谣,用一两个典型的细节,通过形象的比喻与夸张,将一个个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并列起来,将封建时代选拔人材的虚伪、腐朽与可笑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战斗与讽刺艺术。

猜您喜欢

寄紫阁隐者

唐代张籍

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李舍人席上感遇

唐代殷尧藩

微云敛雨天气清,松声出树秋泠泠。窗户长含碧萝色,
溪流时带蛟龙腥。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飘然曳杖出门去,无数好山江上横。

先臣

明代屈大均

先臣何皎皎,玉莹复冰鲜。香草薰渔父,文鱼作水仙。

九歌招日夕,二女出云烟。玉佩持相赠,遗芳兰杜边。

忆江南二首 其一

清代项鸿祚

衔泥燕,依旧小腰身。寻遍雕梁栖未稳,杏花零落一阶尘。

难问去年人。

宿冲虚观

明代黎民表

陟磴攀萝路几寻,飞云影落万峰阴。仙坛芜没铜龙出,帝历悠长玉简深。

醉后石函忘点检,年馀星发任相侵。攲厓许卜朱明洞,白鸟时来倘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