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宋代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夏天 黄昏 写人
赏析

  这首《浣溪沙》描绘的是一幅浓艳有余的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粉汗微融,轻薄的纱衣,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胜似丰艳的荷花,犹如一幅美人油画,将仕女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第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派。“粉融”,意谓脂粉与汗水相互融和的唯美之状,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

  下片一、二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此词纯用白描的手法叙述,选取了闺房中的一个情景,将美人的举止、姿容、睡态和醒时模样刻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极具生活气息,让人可知可感。词格浓艳,颇见“花间”遗风。

晏殊

晏殊

晏殊【y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马子进谢元重二广文校山西士毕一归广平一归河南谒余诗赠

明代王世贞

骖驔双骑出汾阳,桃李新阴夹道傍。剖罢连城还入赵,收将照乘总归梁。

绿苔句好推希逸,绛帐名尊属李长。所愿王春礼成后,诸生同日尽为郎。

苦雨即事

清代李确

暑雨下民怨,惟予为甚之。如何小斗室,竟作一方池。

沉灶古所叹,枕流今始知。桔槔非我事,抱瓮敢辞疲。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二十二

清代周岸登

虚传丽则长杨赋,乍可清风栗里庭。边塞北条维地络,永丰西角动天星。

儿秀才古剑歌

元代危素

纽邻元师征蜀川,数里杀尽无人烟。天开地辟建大国,尚有兵器沉江边。

故人西来得班剑,感古凄凉泪如线。土花蚀尽青燐殷,光采迸云垂白练。

大船载之瞿塘归,湍涛震棹鞭冯夷。渎鬼缩头形支离,突蛟斩颈血淋漓。

江东豪士何年得,四坐诸公变神色。电光??迅雷飞,杀气冥冥两仪黑。

欃枪不动邦国宁,天王垂拱黄河清。豪曹虽利竟何用,徒见青天白日风火生。

伐松行

清代彭启丰

环秀山前环秀寺,碧瓦连云树凝翠。中有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

郁葱灵气鬼神扶,来往行人风雨避。俄传州守符牒来,役使梓匠凌崔嵬。

长绳倒曳斤斧斫,势震岩谷声轰雷。一朝山容顿憔悴,各材劫尽空徘徊。

老僧感事悲且怒,欲叩天阊无路诉。吟成七字辇下传,太息山门景非故。

老鹤归来失旧巢,苍龙化去迷烟雾。大吏闻之愕且嘻,霜威凛凛白简驰。

畀兹三尺无佚罚,昭灼天道谁能欺。由来仁民兼爱物,所赖彰瘅公无私。

迩来吏道日益靡,剥民脂膏类如此。松遭剪伐不自言,民苦呻吟孰为理。

茁葭应为咏周诗,束湿宁当追《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