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金朝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豪放 少年 爱国 壮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从军之乐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写边塞的环境,边塞之上,秋风萧瑟,送来鼓角的悲鸣,城头旌旗飘扬,落日沉沉,开篇先展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图景,交代时间、地点并点明了军旅生活,两句呈现六种意象,组合成一个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作为人物的背景。“少年”三句,推出主人公,一位潇洒威武的少年,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在词人眼中,这热血少年的飒爽英姿和这粗犷壮美的边塞相辉相映,少年点缀了边塞的雄阔,边塞衬托了少年的英武。他们充满了报国热情,洋溢着青春的浪漫气息,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想知道由谁来带兵。三句表现了少年战士的爱国激情。

  下片极写从军之乐。“侯骑”二句,清快跳脱,意谓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才”和“已”二字互相呼应,表现了边塞部队威名远扬,使敌人望风而逃的气势。紧接着他乐观自信地说“归期犹得柳依依”,打败了敌人胜利凯旋,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还可欣赏春天的美景。从时间上照应上片“秋风”,秋天出征,春天凯旋,部队的战斗力之强显而易见。最后以“春闺月,红袖不须啼”作结。在春暖花开之时,那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为思夫念远而悲啼了。结尾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

  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鹅湖叶琢斋馆于沈兰谷处离余馆不数里时值大水泛滥不能互相过从倩沈君来馆索诗以答之四首 其四

清代安超

故人过我破离愁,无限相思一笔勾。还与鲁连为绍介,教巴人写刺相投。

秀江舟中

明代邵宝

上水复下水,昨日非今朝。春江渌如酒,天风澹飘摇。

坐数江上峰,乍近忽已遥。归心如东流,迤逦迎海潮。

长歌武夷曲,和以庐山谣。閒情寄芳草,极目青迢迢。

次韵卿山主梅花

宋代饶节

岁事功成雪洗尘,化工著意制清新。遂教天下无双色,来作人间第一春。

未许调羹傅岩老,聊从牵兴杜陵人。遥知月下绕千匝,桃李成蹊未是频。

次韵送雷师傅行

明代张天赋

天风颠倒越江滨,眼底轮云局面新。正拟凭栏大观海,俄惊啼鸟倍伤春。

临岐此日应难别,遗教终身不失亲。后夜武夷峰顶月,秋旻遥望是丰神。

饮马长城窟

清代戴亨

朝饮马,暮饮马,朝朝暮暮长城下。长城秋高月色昏,哀笳吹月愁云屯。

阴风黯惨低不散,中有万古征人魂。秦皇汉武勤远略,百万健儿委沙漠。

白骨纵横化鬼燐,尸尸闪闪惊羁魄。封侯之愿久已灰,父母妻儿生死疑猜。

登高望,隔黄埃。但闻窟中水呜咽,水流尽是当年血。

欲哭不成声,肝肠已寸裂。